关于开展衡阳师范学院“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
校属各部门: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校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关键决胜期。为广泛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全校参与学校规划建设的热情,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学校决定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项目主要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聚焦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指标,着眼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厘清思路、谋篇布局、明确方向,为科学制定好学校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凝聚智慧和力量。
二、研究选题
重点包括但不限于:
(一)新时期学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包括高水平师范大学标准、国内外一流师范类院校建设经验,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及解决思路,学校在各领域影响力提升的策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路径和方略等。
(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学科群建设思路。包括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法与路径,学科交叉的培育和发展,高水平学科群的建设思路,适应科技发展和国家及省市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的建设与策略,深化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与发展,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等。
(三)学校文科发展问题与振兴路径探索。包括新时期文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学校新文科建设高质量推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深化学校新文科建设具体任务和发展目标,含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文科专业的优化调整,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的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数智赋能文科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略等。
(四)学校红色师范特色打造的路径与方案设计。包括充分发挥红色校史资源铸魂育人功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数智赋能学校思政引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凝练学校精神内涵,弘扬大学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式建设,打造“红色师范”特色品牌的方略等。
(五)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能力建设思路。包括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和成果产出,建强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探索。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等项目培育,产教融合新形态的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
(六)AI赋能教育教学的路径。包括教育数字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推动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和科研范式变革,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变革,数智赋能学校思政引领、人才培养和引进、教学方式、评价改革、文化建设、校园治理、产教融合、学生创新创业、构建“一站式”数智学生社区等。
(七)学科专业调整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包括学校为落实湖南省“两优”方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适应当前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思路,省内外同层次师范院校的经验做法等。
(八)学校机构优化调整与治理能力提升思路。包括完善学校管理运行规程,机构优化调整,治理体系建设,治理能力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提升,高质量发展路径等。
(九)新时代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包括研判分析新时代高校党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梳理学校党建工作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要求的差距,研究提出学校党建高质量发展赋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思路和重点举措,新时代学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品牌建设方略、推进学校智慧党建工作思路等。
立项课题重点关注学校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围绕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参考上述建议研究重点方向申报,自拟题目。也可在符合项目立项宗旨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发展现状、发展目标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另拟选题进行申报。
三、项目要求
(一)聚焦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
(二)彰显时代主题。要着眼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彰显自身特色,突出成果应用,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和省市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突出问题导向。要深入分析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紧盯堵点难点痛点,着力破解发展瓶颈,补齐制度短板,研究提出科学有效对策建议。
(四)坚持改革创新。要立足省市、放眼全国,运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究问题和破解难题,探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政策、方法和路径。
四、申报与立项
(一)申请条件
专项课题的负责人须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博士或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每个课题研究成员不超过5人。研究人员应熟悉近年来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有关政策安排,并充分了解学校当前发展实际。
(二)立项批准
有申报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申报人根据上述研究项目,提交项目申报书。学校将根据申请情况,研究确定立项课题,并通知课题负责人。
(三)经费资助
项目确立后,每项课题给予1万元经费资助,经费资助支出按学校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四)进度要求
1.项目启动。研究项目确定后,课题负责人组织启动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按立项要求,提交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启动项目实施。2025年6月中旬前完成。
2.中期检查。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情况、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阶段性成果等。2025年9月底前完成。
3.项目结项。项目研究完成后,课题负责人需向发展规划处提交80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须集中回应课题的主要内容要点,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结题评审,通过评审的办理结题证书。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未达到结项要求的成果,须按要求进行修改完善。
五、材料报送要求
申报人员填写《衡阳师范学院“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项目申报书》,并于2025年6月5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发至邮箱:375471831@qq.com,纸版交至东校区办公楼发展规划处418室。
附件:衡阳师范学院“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项目申报书
衡阳师范学院
2025年5月20日